运行 Python 有很多方法,可以在终端交互输入,也可以写成程序文件执行。 在本教程中,则是使用 Jupyter 环境执行 Python 程序。
要注意,不同的环境对于能运行的功能,以及输出结果的形式并不完全相同。 Jupyter 的运行对于图形、GUI的运行有一些限制,毕竟在 Web 上没法调用与操作系统相关的图形界面接口(GUI); 而在输出方面,为了方便交互使用也对输出与展示做了一些增强。
!python3 -V
Python 3.12.8
在Python编程环境中可以通过以下代码来查看:
import platform
platform.python_version()
'3.12.8'
交互式解释器是什么?它其实是一种让源代码程序运行起来的解释翻译工具,解释器将读取程序,并按照程序中的一些命令语句来执行程序,最终按要求显示结果。交互式解释器是对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第一步。请尝试像下面这样做,以核实它是否管用:
print("Hello, world!")
Hello, world!
注意 >>>
是前导符(或提示符),是在交互界面中用以提示程序员进行代码输入的。
本教程使用 Jupyter 来运行代码,所以代码中会尽可能省略 >>>
。
如果输入截然不同的内容呢?请尝试这样做:
print('Hello") #此段代码会报错
Cell In[16], line 1 print('Hello") #此段代码会报错 ^ SyntaxError: unterminated string literal (detected at line 1)
显然,解释器没有看懂,它还指出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。
如果程序中包含计算机不能理解的代码,就会崩溃,这将导致Python显示错误信息。 错误信息并不会破坏计算机,所以不要害怕犯错误。“崩溃” 只是意味着程序意外地停止执行。
如果输入错误的Python 指令,Python也不能理解,就会显示出错误信息,像下面这样:
5 +
Cell In[17], line 1 5 + ^ SyntaxError: invalid syntax
42 + 5 + * 2
Cell In[18], line 1 42 + 5 + * 2 ^ SyntaxError: invalid syntax
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错误信息, 可以以错误信息的完整文本在搜索引擎中查找,或在AI中问询。 对于基础的常见问题,都会获得更完整的说明与解释。
在学习使用Python语言时,可以放心在交互式环境中输入各种指令检查它能否工作,以及查看输出的信息。 不要担心会弄坏计算机:最坏的情况就是Python显示出错信息。
专业的软件开发者在编写代码时,也常常会遇到错误信息。 他们调试的方式基本也是这个思路,只不过采用的工具,以及解决问题时的经验会有所不同。
小技巧:如果要获取使用指南,可以使用函数(或命令) help()
,如:
help(print)
Help on built-in function print in module builtins: print(*args, sep=' ', end='\n', file=None, flush=False) Prints the values to a stream, or to sys.stdout by default. sep string inserted between values, default a space. end string appended after the last value, default a newline. file a file-like object (stream); defaults to the current sys.stdout. flush whether to forcibly flush the stream.
2+2
4
在Python中, 2+2
称为“表达式”,它是语言中最基本的编程结构。
表达式包含“值”(例如 2
)和“操作符”(例如 +
),
并且总是可以求值(也就是归约)为单个值。
这意味着在Python代码中,所有使用表达式的地方,也可以使用一个值。
在前面的例子中,2 + 2
被求值为单个值 4
。
没有操作符的单个值也被认为是一个表达式, 尽管它求值的结果就是它自己,像下面这样:
2
2
下线线 _
在 Python 交互环境下有特殊意义,表示上一次执行的结果。
2 + _
4
这里的 _
就是上面的结果 2
。 如果重复执行上面的语句, 会看到其值逐渐加大。
2 + _
6